最近杠杆配资开户网,甘肃天水一所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,备受关注。
所谓铅中毒,顾名思义,就是人体血液中铅的含量超标而导致的一系列中毒反应。
公开资料显示,铅是一种对儿童神经发育高度有害的重金属,生长期儿童一旦摄入,可能对其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关于铅中毒的高危人群与毒性机制:
我综合了目前的官方通报和媒体报道及医学分析,整理了截止目前的完整信息梳理:
一
部分幼儿长期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脱发、牙齿发黑(铅线特征)、脾气暴躁等,部分持续半年以上,曾被误诊为“脾胃虚弱。
幼儿园小班家长告诉记者,过去半年里,孩子经常不爱吃饭,20天前又出现呕吐情况,“吃两口就吐,幼儿园的面吃了也吐”。他们曾到当地医院检查,医生诊断为“脾胃虚弱”,为此,孩子还长期吃药调理,“根本没往中毒的方向想”。
另一名大班家长也给出了同样说法,“班里有小朋友身体一直不好,恶心、呕吐、肚子疼。最早去年就有家长说有这个情况,后面(出状况的)孩子多了,老师三天两头跟家长说吐了。”
直到近期,有家长带着孩子到省级医院检查,被告知血铅异常,这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。随后家长陆续前往当地及周边医院检查治疗,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。
导致部分幼儿出现了拉肚子、掉头发、牙齿发黑等症状。
一位孩子称,6岁的女儿除了牙缝有黑色,还长了白头发。
7月1日,甘肃天水市麦积区的相关部门称,接群众反映,查获一起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。
二
跨省救治与检测的争议:
事件发生后,50多名幼儿赴西安就诊,19人住院治疗,采用“3天输液排铅+4天休息+3天输液”的疗程。
而天水官方口头通知部分幼儿血铅“正常”(如33.78μg/L),但西安检测结果高达441μg/L,家长质疑当地数据造假。
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楼。
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显示,多名患儿血铅值超300μg/L(正常值<100μg/L),最高达528μg/L,属中度至重度中毒。
⚠️铅中毒可致智力发育迟缓、贫血、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,血铅每升高100μg/L,智商下降1.4-2.1分。
7月3日至4日,多名家长出示的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报告显示,孩子的血铅指标超过了正常值,在200微克/升至500微克/升之间的居多,有一名幼儿为528微克/升,超标4倍多,而儿童血铅正常参考值应该为100微克/升以下。
而多名家长表示,在西安就医期间,他们接到天水市相关工作人员口头通知,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正常,但均未看到纸质或电子版检验单。
家长1:
7月5日下午,涉事幼儿园大班幼儿家长刘先生对极目新闻记者称,3日天水市某部门一名干部电话通知,他孩子的血铅检验结果为14.028微克/升,另一名干部在微信中向他确认了这个数值。
他称,但是4日西安市中心医院出具的报告显示,孩子的血铅检验结果为290微克/升。 “不知是检测设备不同,数值换算单位不同,导致两地医院的检测结果有差异,还是老家那边为了隐瞒什么情况。”
刘先生提供的西安市中心医院门诊病历显示,他孩子被诊断为铅中毒。
家长2:
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,7月4日西安另一家医院出具的电子检查报告显示,他孩子的血铅检测结果为232.18微克/升,而此前天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,孩子的检测结果为5.146微克/升。
三
铅中毒的“毒源”是什么?到底使用了什么添加剂?怎么添加的?
甘肃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发现疑似毒源。
此前,天水方面组织开了一次家长会,据工作人员通报,涉事幼儿园的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在抽检时发现异常,“初步判断,添加剂超标。”
走访中,多位家长对极目新闻称,家长们一起讨论时,多数人怀疑是幼儿园提供的餐食有问题。而这个判断,源自7月3日天水方面召集幼儿家长开的一次通报会。
5日下午,家长刘先生告诉记者,通报会上,有官方人士透露,对涉事幼儿园的餐食、自来水、纯净水等进行了抽检,“会上说是枣糕和什么卷儿类食物因违规使用添加剂,铅超标。”
5日晚,一名幼儿母亲对记者称,此前孩子在幼儿园,经常吃多种颜色的发糕,玉米肠卷就是外观像玉米的馍里夹着肠,孩子吃得比较少。另一名幼儿母亲称,孩子在幼儿园还经常吃五颜六色的面片。
他们提供的图片显示,今年5月、6月,孩子的餐食色彩丰富,有油炸食品、面片、肉汤、凉菜和各种糕点。
涉事幼儿园食谱宣传图:
幼儿园餐食图片。受访者提供:
据中国农业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女士告知:颜色过于鲜艳的食物要小心,颜色越鲜艳,铅就可能高。
澎湃新闻7月5日报道,一名家长称,涉事幼儿园的甜点、枣糕都是采购的,麦积区有专门供应商,“现在他们却对外说是自己做的”。
园方违规在食品中添加含铅物质(疑似三色枣发糕、玉米肠卷),初步判断为降低成本(廉价添加剂单价12元/公斤,远低于食品级合法添加剂的80元/公斤)。
截至发稿前,极目新闻记者致电天水多个部门了解情况,未获有效回复。
四
涉事幼儿园: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(民办,2022年9月成立,注册资金50万元)。
据了解,该幼儿园每学期收费6千多元,家长早送晚接,园方负责一日三餐。
涉事幼儿园法定代表人为朱敬琳。目前,已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。
截至目前,事件仍在调查之中,其中 令人困惑的是,有幼儿在西安的医院检测出血铅441微克/升的结果,而天水当地通知结果却是33.78微克/升。
还有家长称,天水的检测仅口头通知“结果正常”并未给检测报告,甚至连没有检查过的孩子,家长都收到了结果正常的通知电话。
这些不负责的“结果正常”,是否关联着相关调查数据?这是紧急调查中出现的离谱失误,还是人为造假?
回到事件本身,媒体报道称,早在去年5月就有家长查出孩子出现血铅异常,在家采取措施后,暑假孩子的指标已回归正常,但一上学就又有问题了。若非家长们相互交流发现,谁能想到问题出在幼儿园身上?
目前,初步判断涉事幼儿园提供的餐食中,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存在添加剂超标,但关键信息依然严重缺失。有专家提到,如今含铅的食品添加剂已几乎不再使用,因此究竟是层层监管不力,还是另有隐情?一句“违规使用添加剂”,又是家长发现的,又是孩子在受罪,实在让人难以接受。
真相不应被稀释,孩子的健康更不容打折。此事件不仅需严惩直接责任方,更需通过制度重建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让每一个童年远离重金属的阴影。
账号简介
国内外热门时事| 案件| 离奇事|大事小事天下事
及时客观真实
喜欢请关注
淘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